- 发布时间:2017-08-21 14:51 | 所属栏目:宏观资讯 | 浏览次数:1900
中国“入世”15年:三大提升见证中国成就(2)
-
虽然说可能个别国家确实存在着逆全球化的趋势,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说,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,中国坚持倡导贸易自由化。如果中国缺位,这个所谓的逆全球化很难会成为一种趋势,只能叫做一种思潮或者是“局部的躁动”。
话语权提升
中国世界地位的改善还表现在话语权上。
WTO从创始之初的四级体制,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话语权。但最近十几年,新兴经济体增长非常迅速,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强。
新兴经济体所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总量占全球的70%,GDP差不多占50%以上,贸易量约占60%。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WTO却没有话语权,这个问题是需要改变的。
在过去15年当中,中国在世界多边贸易规则中的话语权和地位都是在不断改善的。在入世之初,中国更多是学习什么叫WTO规则。那时候,大家可能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就叫“接轨”,制度要接轨、经营模式接轨。还有一个词叫“对标”,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标,与其他国家的行业领头羊对标。那时候,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是非常弱的,就如同一个小学生在努力学习世界的相关规则。
2012年,十八大提出,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要把中国的利益与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要捆绑在一起,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,更多地推出一些全球的公共产品。中国参与全球治理,有这个能力,更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,有相应的战略。
中国参与的全球治理包括两个层面:
一是推动已有规则的改革。在推动改革过程当中,去传递中国的理念。中国的理念是什么?就是谁的贡献大,谁就应该有与他贡献相匹配的话语权;
二是和平崛起。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全球的共赢,而不是要称霸。中国的很多发展理念在15年之后,能够通过实力崛起,被传播出去,这个特别重要。在行动上,中国不仅提出了“一带一路”,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签订了很多自贸协定去推动自由贸易。
所以中国已经从原来自由贸易规则的一个学习者、追随者,变成了一个自由贸易规则的改革的推动者和倡导者。(赵萍)
- 07-10重磅!贵州首个百万级粉丝量的微
- 12-20南昌优美西点欧阳斌:想自己做生
- 12-12青年作家杜成将出席第一届青年作
- 11-29辉煌仍留、洞见未来-2019上海国
- 11-06中农舜耕迎韩国液态能量肥料资深
- 08-10台湾金钟影帝成了国民爸爸 李天
- 09-30中共盐边县委赴贵阳南明区颐高集
- 08-01西点师工作职责是什么?
随便看看